今年北京经历122天“超长汛期” 累计降雨量为60年以来最多

2021-12-01 17:52:43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今年经历了122天的“超长汛期”,打破了北方地区“七下八上”的雨带规律,为今年防汛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为这座特大型缺水城市赠上了一份“豪礼”。

从6月1日入汛以来,截至9月30日,北京市共出现降雨79场,平均雨量达大雨及以上量级降雨10场,全市平均降水量792.6毫米,较常年同期425.7毫米和近十年同期偏多九成和七成,累计降雨量为60年以来最多,降雨形成的水资源量超过56亿立方米。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30日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主办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上提到以上内容。

杨进怀表示,在确保防汛安全前提下,北京市精准调度,最大限度将降雨量转化为有效水资源量,谋划了一篇北京特色“水文章”。

他表示,水务部门提前研判雨情水情、精准预警预案,通过数字化手段、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运用,模拟预演不同量级降雨情景、不同调度方案洪水过程,统筹多水源、多流域、多路径、多目标,科学安排超蓄洪水调度,有效控制河道水位,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并因势利导,通过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南水北调中线等工程进行多水源调度,打通新的补水路径,开辟新的存水区域,采用“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生态补水原则,重点保障城市生活用水、地下水回补以及河湖生态补水等需求,在消解水患灾害风险的同时,将降水转化为有效水资源,润泽北京大地。

五大河流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入海

杨进怀称,通过入河、入海、入地的系统化生态补水,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拒马河五大河流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入海,生态补水至今,全市已新增23条有水河道,增加有水河长418公里,增加水面32平方公里,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3.59亿立方米,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北京市地下水位连续六年回升,截至2021年11月19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93米,地下水水位比年初回升4.98米,地下水储量增加25.5亿立方米,实现了“藏水于地”的目标。

他表示,大范围跨流域生态补水工作不仅使河道内水质明显改善,各类污染物浓度指标大幅下降,还使一些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水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加,黑鹳等一批珍稀水禽成为常客留鸟。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主要河湖实现了水清、岸绿、安全、宜人,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河湖水系成为“网红打卡地”

杨进怀表示,北京市打好“洪水”与“水生态”的组合拳,也打好“碧水攻坚战”的重拳。近年来全市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5%,国家考核断面水体全部达标,优良比例达68%,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方案,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12亿立方米,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收集和全处理。

同时,全市142条段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并得到长效巩固,累计整治小微水体890条,常态化开展“清管行动”,最大限度减少初期雨水污染。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京冀携手建成张承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600平方公里。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实施,全市水环境区域补偿的年度补偿金从2017年的8.1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2.8亿元,体现全域治污成果得到巩固。

此外,稳步推进河湖岸线空间开放共享,推进城市滨水空间慢行系统建设,完善河湖空间服务设施,开辟垂钓区、皮划艇活动区,结合冬奥,开放天然河湖水域供市民开展滑冰等冬季冰雪运动。大运河北京段实现通航,凉水河、西南二环水系等滨水游憩通道全面打通,“亲水游”已蔚然成风,许多河湖水系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杨进怀表示,将立足北京的市情、水情,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同时,科学统筹、精细灵活地调度各类水资源,在保障城市运转基本需求同时,有效涵养水生态,治理水环境,进一步推进“水务为民”工作,让市民共享河湖治理成果,持续写好北京特色“水文章”。(完) 【编辑:叶攀】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东北中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2018864号-9   联系邮箱:2913236@qq.com